【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年大展 】
官方網站:http://www.mediasphere.com.tw/show/show/MuseedOrsay30Taiwan
真的期待了好久好久的特展!
奧塞美術館原本是火車站,後改建為美術館,收藏1848年至1914年間的作品。
光是在網路上看到報導、各類文宣的照片,就覺得好美。
好幾個朋友是蜜月時去的,都說非常浪漫又漂亮。
真希望有一天能有什麼機會去法國親眼看看這裡。
❶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第1頁就把許多從官網收集來的照片和設計圖拼貼起來,另外也把奧塞美術館的簡史也記錄起來。
這次主要裝飾還是以金色的紙膠帶為主,非常典雅也很適合。
最大量使用的還是我最愛的aimez le style紙膠帶(資訊置文末),無論邊框或分隔都非常好用!
① ❷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浪 漫 主 義 與 古 典 主 義
每一幅畫都絕頂美麗實在很難取捨。想紀錄的事和感想實在太多了。
在裝飾上還是以大量金色的紙膠帶為主。
搭配上微米黃色的紙、深褐色的筆,真的好喜歡這樣的配色。
雖然字沒有很美,但不要太仔細看,其實也還是蠻典雅的,吧...(自己說)
只是刻意在自然光下拍了,也沒用檯燈或打光,還是有點反光。
貼了許多東西的紙雖然攤不平了,但畢竟是使用過的痕跡,還是蠻有味道的。
我自己偏愛古典主義那樣融融潤潤的筆觸和光澤感。
無論是黛安娜或真理女神近乎完美的脫俗氣質,亦或襲擾中熱戀少女的嬌羞。
美的溫度像會感染人似的,美得像奇蹟。
① ② ❸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學 院 派 與 寫 實 主 義
前者是藝術學校透過臨摹經典等方式訓練學生,所以筆下的主角都極盡完美,細膩和諧。
很喜歡小約翰這件作品,有著美麗的藍眼睛和無辜的神情。
即使不用宗教的眼光來欣賞,還是很容易讓人喜歡啊!
而後者是對現實生活的描寫更勝美化現實,如庫爾培裸女與小狗,沒有天外飛仙,女主角是個略為豐腴的女孩。
我也很喜歡保羅.勒克雷爾肖像。
主角的神情實在太有意思了!俐落的筆觸構成像素描的油畫,覺得好有個性啊!
這次的手帳佈置上,我一開始就想走比較簡約的路線。
所以前幾頁還算蠻簡單的,至少沒有太多花花草草的裝飾。
相較過往喜歡貼許多裝飾貼紙和背景的風格,其實簡單明朗的方式對我來講更難。
我有種看到空隙就想填滿的偏好...所以手帳總忍不住越寫越滿(默)
但真的蠻喜歡的:)也是想努力的方向。
① ② ③ ❹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彈鋼琴的少女真的是從小看到大的畫作。
我都是少婦的年紀了,她們還是燦若春花的美麗少女。
畫作本身非常非常粉嫩美麗,真的任何印刷品都印不出那種骨血裡(?)透出的溫暖色調。
雷諾瓦在作畫時已經50歲了。
已受關節炎影響,筆觸不若年輕時流暢,但這樣畫出來的感覺,倒有種浮生若夢的回饋。
我已經離少女時期很久了也不太能有那樣因音樂的美好而甜美的心情了。
但總是種,提醒著觀者生命有很多美好的畫作。
或許雷諾瓦是曾經辛苦過的人,所以珍惜著把美好和笑容紀錄下來吧!
真的是非常非常典雅,溫暖,讓人喜歡的畫。
後來在紀念品區比較了一下,就買了原廠來的明信片當紀念,有比較接近原著的色調。
展方自己印刷的明信片顏色太飽和了,反而沒那麼少女了。
為了配合明信片的大小,把版面分成三個區塊,自己蠻喜歡這樣的分配的。
(然後紙膠帶太金了,拍起來一直在反光啊Orz)
① ② ③ ④ ❺ ⑥ ⑦ ⑧ ⑨ ⑩
這頁的設計就是想把牧羊女和羊群放比較大的版面XD
所以排了一下給她半面。(結果照片油油亮亮,反光太嚴重了QQ)
好喜歡米勒這幅牧羊女和羊群,有著溫暖的色調,和春天來了乍寒還暖的溫柔。
牧羊女專注著手上的編織工作,在廣袤大地上顯得她的身影像美麗的雕像,身後的牧羊犬也盡責地守著羊群。
一開始是因為票根圖案而關注這幅畫,細細品味有種恬適的氣息,既辛勤,但也恬淡。
另外一幅農婦也讓人驚豔!
哪有那麼美得讓人屏息的農婦...
但實在美得不合理,反而覺得很有故事性。
雪白細膩的背影不若長期農耕者的堅毅,有種田野裡開出的小花的感覺。
她的表情不是那麼清晰,但似乎在沈思些什麼,讓她看起來隔外惹人憐愛。
是煩惱,是憂鬱,或思念。
此外,柯洛的畫作讓人印象好深的就是薄霧色調的畫面。
這件馬庫西斯之憶好像每個人曾經在旅途中回望的畫面。
雖然是很寫實的一對農人的背影,但好恬適的感覺。
還有可愛的養鵝女!
其實我覺得描繪動物的細膩更勝養鵝女,鵝們望著天空的樣子實在太萌了!牛隻的毛色和質感也非常細緻。
整個場景像快下雨前陽光突然落下的樣子,明亮而迅捷的感覺。
① ② ③ ④ ⑤ ❻ ⑦ ⑧ ⑨ ⑩
這篇也是配合明信片的大小調整版面,也是奧塞美術館的原版明信片。
臺灣展方印的版本比較鮮豔,奧塞的比較粉嫩。
三幅畫都有著傳遞努力的能量。
左上是拆麻繩。有種早期臺灣還是農業社會時的即視感。
窗外光線為感覺寒冷的小室帶來一些溫度,孩子安靜地坐在桌前,大人們無語地忙碌著。
主角們很渺小的生存,但很努力發著自己的生命之光。
右上那幅是 拾穗者之歸。題材很特別的畫作。
時間點是夕歸之時,從農婦們的穿著和健ˋ壯身材看得出來長期的辛苦農作,甚至窮得連鞋也沒有。
但畫家把她們的模樣,畫得像打了勝仗的女神們。
她們的身後,大概都有要勤力照顧的家庭,所以說是女神們也真的當之無愧了。
最後是拾穗。
本次展覽算是主力的拾穗。
看展前因為太多新聞,其實對這幅畫的感覺並不多。
但實際看到本尊的時候,有種被深深地、深深地觸動的感覺。
無論是畫面的美感和溫度,或是整體傳遞的正向能量。
對映遠方的豐收,農婦們只能辛苦地彎下身,揣著零星的遺榖。
她們低於地平線的身影如此卑微,卻因奮力而顯偉大。
米勒如此溫暖而憐惜地紀錄下她們的勤奮,即使沒有美若天仙的面貌,也沒有美麗華衣的點綴。
但卻是這片原野上最美麗的花。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❼ ⑧ ⑨ ⑩
自 然 主 義 與 印 象 派
感覺就是一趟走出畫室接觸大自然的美妙旅程。
這個展區的畫作就有種漫步微風和暖陽下的既視感。
首先是農婦曼達.拉梅特莉。
因為畫作本身尺寸蠻大的,覺得女主角就向著自己走來。
手上有著曬太陽的痕跡,是長期農作的勳章,但不失少女心地戴著耳環。
她的表情那麼多層次的情緒,很有西部電影的感覺。
另一幅乾草地,和展場裡的拾穗者之歸一樣,有著畫家較人性化的溫暖修飾。
一般的農婦是很難這樣穿得整齊的,在她身旁倒頭大睡的農夫已經說明了他們的工作何等辛苦。
但她略帶矜持地,只是放空望著遠方。
想著什麼我並不知道,只希望著他們的努力也能得到對映的回饋啊…
布丹的卡瑪瑞港,不愧是被美譽天空之王!
清朗的天空何等壯闊,好像每個人在印象中都曾經被感動的一幕。
天空才是主角,真的很霸氣的取材!
此外,海浪層次描繪得如此精準,好像可以感覺到海水的氣味和聲音。
另外曬衣服的女人和藍衣農夫相互對映也很有趣。
對秀拉的印象就是要十足耐心地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到天荒地老...
但看他早期的作品,用色塊般的筆觸就能勾畫出主題,真的非常厲害!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❽ ⑨ ⑩
這個版面的安排我自己蠻喜歡的XD
覺得紙膠帶裝飾左右兩側很古典,然後區塊和寫字的比例也蠻勻稱的(又是自以為)。
Sisley是這次特展才認識的畫家,一共展出五件畫作。
遠遠看到,不識作者名,還以為是莫內的作品,後來才知道在藝術市場,他的作品價值甚至高於莫內。
但那時有點隱隱的感傷,如果他在世時,就能獲得這樣的肯定就好了。
他的作品有種春風拂面或秋高氣爽的恬適感,很像一趟舒服的旅行時,邂逅讓人隔若晃世的美景。
喜歡他的羅安運河的粉嫩色調,也喜歡他的莫瑞橋的清新明媚。
覺得春天的森林邊緣是件有探險感的畫作,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既視感。
另外展出的維特伊雪景,是沒見過的莫內作品。
從畫作的感染,就讓人也覺得好冷,何況莫內那時經歷著百年最冷的冬天,又是何等淒然。
看著筆觸有著沈重的堆疊,想著莫內在面臨告別愛妻時的傷痛,相由心生傳遞於畫作。
幸好看到第二幅塞納河畔維特伊,場景開闊了些,春天正要拜訪莫內居住的地方。
還有雷諾瓦的塞納河流經香普洛塞,也是沒看過的雷諾瓦。
特別的視野,仿若搪瓷質感的水面和天空非常漂亮。
水邊的河草很有生命力,感覺就有微風吹襲過的草香和清涼。
可惜之後的雷諾瓦多繪製人物畫,風景畫就少見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❾ ⑩
象 徵 主 義 與 折 衷 主 義
聽導覽老師提醒才發現這個展區的作品都是裸身的女子,但意涵未明。
首先是受到很多矚目的嘉拉蒂,是非常漂亮精緻的一幅畫!
有著鑲嵌珠寶般的細緻繪製,主題也神秘又吸引人。
後來上網看了許多這位畫家的作品,即使不論主題,光看畫家畫畫的巧思就好迷人!
另一幅閱讀的女子,給人詭譎又瑰麗的質感。
畫中女子如此嬌媚,意味未明的笑容有很多想像。
還有一幅希望,也是充滿神秘色彩,美麗純潔的女子手持橄欖枝,但身後卻是無盡逝者。
不知道是不是未知環境造成的壓迫感,畫中女子看來既柔弱又像犧牲者。
最後一個展區是關於二十世紀的藝術。
那時覺得身在這個時代,可以看到這麼多繽的畫作,也是在忙碌生活中喘息的時候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❿
梵谷的午睡和票根頁。
想到梵谷,首先為他那10年不斷燃燒的繪畫熱情感動,也會想著如果他在有生之年就能被肯定就好了。
這幅午睡是模仿著米勒畫作而繪成,也有著關心辛勤人們的溫度。
忙碌的農耕生活裡,就算是大白天,挨著稻作的陰影就能入睡,可想而知畫中的兩位主角是多麼疲憊。
筆觸的力道,遠遠一看就知道是他的作品了。
票根後來選了上網訂了牧羊女這。
全票頁面是梵谷的午睡,感謝朋友的割愛贈與。
連同把沒用到的素材也都貼在一起,作為一個段落:)。
------------------
【使用手帳】MIDORI A5 方格筆記本(照片取自MIDORI網站)
這次拍照有特意盡可能保留手帳原本的顏色,也沒刻意打光或調色,因此紙張都有點偏黃。
但實際肉眼看起來卻又沒有那麼黃,不確定是年紀大了視力模糊,或是螢幕顯示器的關係。
【用筆】ZEBRA SARASA CLIP 0.7 BROWN(照片皆取自利百代網站)
【紙膠帶】(照片皆取自官方網站)